二手房交易如何防止合同履行風險
發布日期:2023-10-25 作者:孫宇光律師

看似正常的買賣交易,背后卻是精心設計的騙局,催促對方辦理過戶,但是對方總是以各種理由拖延過戶或者拖欠尾款。如,買方或賣方會以各種事由來推脫尾款的支付或者房產過戶的辦理,其目的就是拖延時間來轉移涉案財產,當賣方發現交易問題要及時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后期合同的履行更要把握風險點。以下幾點應該尤為注重以下幾點:
1、合同簽訂后再支付首付款或定金;
2、合同履行過程中,要注意“留痕”,時刻注意證據意識,自己履約的證據以及對方違約的證據;
3、簽署合同后應及時辦理網簽手續,以降低風險;
4、一旦對方存在違約情況時,及時預判,若存在較大風險時一定要及時提起訴訟并進行財產保全;
5、若付了首付款或其他大部分款項時,對方違約不去償還銀行貸款或不去辦理注銷抵押權或不交付房屋或不過戶等,要及時起訴并及時辦理財產保全。
在整個二手房交易的過程中要有取證意識,處處“留痕”。在整個交易的全程都要買賣雙方都要注意留存相關的票據、短信、函件、微信聊天記錄、手機拍攝的圖片等作為證據,以防爭議發生時可以最大程度還原事實,從而保障個人合法權益。二手房交易中出現爭議一般屬于民事糾紛,公安部門不予立案,需要在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來維護個人權益,若受害者為多人,警方及時介入進行刑事立案偵查。
相關法律問題
發布咨詢
相關文章
相關法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