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在個人名下的家庭共有財產 能否償還成員個人債務?
【閱讀提要】民事責任個人擔,共有財產可償還;家庭成員互幫助,身無債務好致富。
【基本案情】 孫某勝系孫某波之子,尚未結婚成家,與父母共同生活,亦未與父母協議分割家庭財產。 2019 年,孫某波駕車與被告親屬段某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段某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段某的親屬孫某等四人將孫某波訴至法院,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判決生效后,孫某波未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孫某等人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依法查封、扣押停放在孫某波家門口、登記在孫某勝名下的大眾轎車一輛,并在 孫某波家中收繳現金 1 萬元。孫某勝主張該轎車登記在其個人名下,系其個人財產,其父孫某波并非車輛所有人,且現金 1 萬元系其供職的公司用于采購的貨款,也并非孫某波所有, 遂向執行法院提起執行異議。法院經審查后, 認為孫某勝的主張不成立,依法裁定駁回孫某 勝提出的異議請求。孫某勝不服,向法院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要求解除對涉案車輛的查封、扣押,并返還現金 1 萬元。
【裁判結果】 法院審理認為,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或查封標的提出排除執行異議的,應當舉證證明其是 該標的的權利人,并享有足以排除執行的權利。家庭共有財產是指全體或部分家庭成員在家庭共同生活關系存續期間,對共同所得和各自所得的財產共同共有的權利義務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 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2020 年 12 月 23 日修正)第十二條規定:對被執行人與其他人共有的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 結,并及時通知共有人。共有人協議分割共有財產,并經債權人認可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 有效。 本案中,孫某勝、孫某波屬于同一家庭成員,孫某勝未結婚獨立生活,亦未提供證據證明其已與父母協議分割共有財產并經債權人認可,故登記在孫某勝名下的車輛應認定為孫某波家庭共有財產。如孫某勝堅持分割該車輛,可在本案車輛執行完畢后,根據車輛價值依法向孫某波追償其應得的份額。故對孫某勝關于解除對涉案車輛查封、扣押的主張,依法不予支持。 關于法院在孫某波家中收繳的現金 1 萬元 的權屬問題,孫某勝主張該現金歸其供職的公司所有,因貨幣屬于種類物,是一種特殊的動產,根據貨幣“占有即所有”的原則,在孫某波家中收繳的 1 萬元貨幣,應當認定為孫某波家庭共有。如該貨幣確系孫某勝從公司支取的貨款,則孫某勝與公司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系,孫某勝和公司可依法另行處理。
【法官說法】 本案主要涉及對于登記在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名下的財產,應該按個人財產處理,還是按家庭共同財產處理以及能否強制執行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交易習慣的多變,執行異議類案件也越發復雜。在該類案件中,如何認定異議人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權利,承辦法官需從證據的分析認定、當事人的說明邏輯、通常理解習慣等多角度形成內心確信,進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認定事實,作出最終裁判。就本案體現的典型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以動產為標的的執行異議之訴實體權利的認定, 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把握。 (一)以特殊動產為執行標的的執行異議之訴實體權利的認定 主要指《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船舶、 航空器和機動車,在審判中主要以機動車為主, 常見的情形是案外人與被執行人就機動車簽訂買賣協議,款項已交清,機動車已轉移占有,僅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對于該類動產,交付是物權發生變動的生效要件,登記是物權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效力的要件。因此,買受人與被執行人之間,只要被執行人已經將該特殊動產交付給買受人,即使未辦理過戶登記,其亦已取得該特殊動產的所有權,僅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案外人要求停止執行,應不予支持。 (二)賬戶借用人提起的執行異議之訴實體權利的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三條規 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貨幣作為一種特殊動產,其本身存在無法辨別的困難,同時又是一種價值符號,流通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個人賬戶是行使貨幣流通手段的一種方式,在銀行賬戶發揮其流通功能的情形下,賬戶內貨幣的占有與所有高度一致,只要貨幣合法轉入即屬于法律規定的合法交付行為,所有權自交付時發生轉移。當前,我國實行銀行賬戶實名制,在法律無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根據金融機構開立的賬戶名稱判斷款項的歸屬。 但現代社會中,在執行被執行人動產時情形更為復雜,個人作為獨立主體從社會中獲取財富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家庭成員個人財產的匯集成為家庭共有財產的主要來源。家庭共有財產關系終止的原因,是作為家庭共同生活成員請求終止家庭共有財產關系,致使家庭共同生活關系消滅。家庭共有財產關系終止之后, 應當對家庭共有財產進行分割。若家庭共同生活成員未結婚成家,未分家獨立生活,亦未協議分割家庭財產,登記在家庭成員個人名下的財產應作為家庭共同財產處理。 現實生活中,被執行人以各種手段和借口逃避執行的現象時有發生,損害了法律的尊嚴,侵害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必須依法依規力克“執行難”,打擊逃避執行的囂張氣焰,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樹立司法尊嚴和權威。本案中,申請執行人親屬因交通事故失去生命,但其損失并未得到賠償,法院本著公民的生命權是最基本的人權,在交通事 故受害人已經失去生命的情況下,作為賠償義務人的家庭成員,理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協助義務人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彌補受害人的心理創傷和經濟損失。若家庭成員不但不協助履行法定義務,反而在法院依法查扣家庭共同財產后提起執行異議之訴以阻卻案件的執行,既造成時間上的拖延、金錢上的浪費 和當事人的訴累,又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應得到法律支持。
(山東法制報法院周刊20230210總第 7912 期)馬紅兵 楊寶紅
浙江杭州
陜西西安
福建福州
北京朝陽區
福建廈門
湖南長沙
安徽合肥
重慶江北
山東菏澤
- 【法律實務】婚前個人財產和離婚后工資,不能用于償還夫妻一方名下債務
- 夫妻離婚時雙方約定將登記在男方名下的共有不動產歸女方,離婚后在尚未辦理過戶登記的情形下,法院能否因男方所負個人債務對該不動產進行執行?
- 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家庭共同財產,能用來償還家庭債務嗎?
- 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家庭共同財產,應用于償還家庭債務!
- 丈夫的個人債務能否強制執行妻子名下的財產?
- 房產——公司出資登記個人名下房屋因登記人債務能否拍賣
- 房產買賣律師——家庭申請限價商品房登記子女名下屬于子女個人財產嗎
- 父親去世母親用父親工齡買房登記自己名下屬于個人財產嗎
- 父親去世后母親再婚購房登記個人名下屬于母親個人財產嗎
- 企業部分出資購房登記個人名下后被查封企業能否要求中止執行
- 論合同嚴守原則 崔建遠 | ?
- 民間借貸利率法定上限由“14.6%”降為“14.2%”
- 分包合同無效,施工方能否要回工程款?
- 房屋租賃合同類案辦案要件指南之無效租賃合同的審查要點和裁判規則
- 連環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認定
- 借名購買經適房行為損害社會公眾利益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會議紀要(第二輯)
- 盡到主要扶養義務的第二順序繼承人可適當分得遺產
- 執行案件終本后,如何繼續執行?
- 以房抵債協議有效嗎?
- 未經配偶同意低價出賣共有房屋,是否有效
- 繼承人在繼承遺產的實際價值范圍內清償
- 借用資質的施工人能否要求發包人支付工程款?
- 借用資質的施工人能否要求發包人支付工程款
- 涉家暴的離婚案件,律師應提供多方面的法律辦法